未來房價可能會降?孫宏斌到底啥意思
個稅新政終于塵埃落定。從啟動到落地,半年左右的時間,十一以后就開始執(zhí)行,效率很高。
遺憾的是,前不久杠桿游戲的最后一呼沒有被采納,5000元的起征點并沒有太多驚喜。
個稅之外,融創(chuàng)老總孫宏斌在今天(8月31日)融創(chuàng)業(yè)績發(fā)布會上的一番言論也頗有意味。
他表示,房地產調控政策嚴峻程度超出任何人想象,目前沒有放松跡象,未來也只會越發(fā)嚴峻,政策調控已改變市場購買預期。
此外,他和公司行政總裁汪孟德都認為,核心城市房價已到高點,未來房價可能會下降。
1、孫宏斌已經不是第一次看空樓市
杠桿游戲依稀記得,這已經不是孫總頭一回朝樓市潑冷水。
就在去年3月,同樣是業(yè)績發(fā)布會上,孫先生說得更直接:貨幣政策收緊,利率增加,這些措施會影響到企業(yè)現金流,貸款減少,房價肯定會受影響。
所以他表示對市場非常非常悲觀,也不大相信會放漲,因為房價已處在高位上了。
去年房價情況如何,相信各位桿友都了解,少量城市表面上是穩(wěn)住了,大部分城市卻開始瘋狂表演,從搶人大戰(zhàn)到搶房大戰(zhàn),再到剛需保衛(wèi)戰(zhàn)。
過程如何不重要,口號也不重要,反正到最后房價漲了,還不少。
同樣是在去年,11月,針對房地產“白銀時代”這一觀點,孫老板怒懟,“這不扯嘛”。
沒錯,如孫老板所言,“當時我說我要做利潤100億的時候,他們都說我瘋了,現在隨便一個公司的利潤都超過100億了,2017年融創(chuàng)的利潤三四百億。所以你說這是白銀時代,這不扯嘛”。
彼時的房地產市場對孫宏斌的融創(chuàng)來說,確實是塊鉆石。這話放到現在其實也應景。
最近房企半年報的發(fā)布已經接近尾聲,雖然數據顯示8成房企上半年利潤上漲,但漲幅的分化非常明顯,融創(chuàng)算是A股及港股上市房企中,成績較為優(yōu)異的那位。
不過在今天的業(yè)績發(fā)布會上,孫老板顯得沉穩(wěn)了很多,開始強調安全第一。
2、房企究竟有多不安全?
的確,這個行業(yè)風險很大。排名前列的房企哪一個不是杠桿加到驚人,動輒百分之七八十的資產負債率太正常不過。鉆石級的融創(chuàng)也不例外。
我國的房地產市場有一個特點,就是開發(fā)商的數量很多。在很多發(fā)達國家,其實房地產開發(fā)商的數量只有幾十家或者上百家,而我們可能有成千上萬家房地產開發(fā)商。
這兩年調控兇猛,尤其是京滬等城市,就差把樓市全部凍結了。二線城市一輪熱度過后,可以預期后續(xù)的調控會越來越嚴,對于房企來說,調得越狠日子就越難過。尤其是小體量的 開發(fā)商,命運堪憂。
甚至有些小微開發(fā)商僅僅專注于一座城市,而如今,隨著調控層層深入,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未來可能會顯著收縮,加上巨頭開發(fā)商不斷擴張,三四線城市的本地開發(fā)商生存難度更大。
越來越多的數據表明,我國房地產也正在進入寡頭時代。
年初中指院發(fā)布2018百強房企榜單,數據表明在史無前例的調控風暴下,巨頭房企的市場份額卻達到歷史新高。
2017年,百強房企銷售額占比達到47.7%,較上年提高7.9個百分點,增幅高于2016年3.3個百分點,也是近年來最快的增速。
近些年來,沒有哪一年百強房企的銷售額占比增速,可以和2017年比。
此外,綜合實力TOP10企業(yè),2017年市場份額為24.0%,較上年提高5.8個百分點,占百強企業(yè)銷售總額的50.2%,強者恒強趨勢凸顯。
2018年,調控情況比去年有過之而無不及,馬太效應極有可能愈演愈烈。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巨頭房企們的日子就更好過。正如孫老板說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嚴峻程度超出任何人想象,政策調控已改變市場購買預期。
雖然杠桿游戲并不完全同意,但“堅決遏制房價上漲”的嚴令相信沒有人會視若無睹。
不安全的另一面表現在,房企融資壓力越來越大的事實。
如央行二季度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披露,上半年,委托貸款、信托貸款和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同比多減。委托貸款減少8008 億元,比上年同期多減1.4 萬億元;信托貸款減少1863 億元,比上年同期多減1.5 萬億元。
融資壓力大疊加還債高峰來臨,將進一步增加房企的債務壓力,借新還舊有時候可能不好使。
這個時候,拼的就是現金流和土地儲備。
3、房價究竟會不會降
目前來看,孫老板這兩樣都不是很缺,融創(chuàng)暫時也還安全。
此外,孫老板的另一句話更加撥人心弦,他認為核心城市房價已到高點,未來房價可能會下降。
這句話杠桿游戲也就聽聽,各位桿友也盡量別放在心上,畢竟一切撇開具體區(qū)域談房價上漲或下降的都是耍流氓。
如何判斷自己所在城市房價跌不跌?杠桿游戲曾總結過四大指標:
1.頭一年新增宅地可建面積高于同期銷量;
2.銷售明顯下滑,比如超過20%、30%,甚至更高;
3.房地產銷售金額比房地產投資還低;
4.土地出讓金占當年商品房銷售額比重較高,比如接近或超過60%。
在調控和貨幣政策不變的前提下,如果這幾個指標有一兩個中了,房價降不降不好說,但如果都中了,不跌可能不行。
從過去的經驗看,一二線城市的房價還好,大部分二線以下城市房價,每輪調控都面臨深度調整。一些過去漲太猛的,產業(yè)基礎又不夠好、人口流入情況又不太行的城市,需要警惕。
無論是房企還是房價,種種跡象都表明,野蠻增長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杠桿游戲此前也這么覺得過,結果……
到現在為止,大部分地產商包括融創(chuàng)在內所致力的方向就是抓穩(wěn)杠桿,不要讓資金鏈太緊張,能夠確保hold得住各種情況。
現在大開發(fā)商集中度越來越高,動輒數千億、數百億債務,出了事怎么得了?所以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同時也不允許跌太多。對誰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