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出資買房,房子到底歸誰?父母出資買房要注意這些事項!
結(jié)婚買房已成為當前的主流趨勢,然而面對高房價,年輕人很難依靠自己的努力去買房,更多的家庭都是在父母的幫助下才能買房。出于對子女的疼愛,也希望孩子有個幸福的未來,父母都甘愿拿出自己一輩子的積蓄為孩子買房。然而近期卻有父母出資幫孩子買房,最終卻告上法庭的事情發(fā)生。
案情回顧:
2015年5月,兒子小陳在廣州購買了一處172平的房屋,總價為243萬元,采用按揭貸款的方式付款,房屋權(quán)屬為小陳單獨所有。其父母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分多次、不等額轉(zhuǎn)賬共計210萬元給兒子小陳。小陳與女友結(jié)婚后當月就要求賣掉這套房產(chǎn),父親認為損害了他們夫妻倆的權(quán)益,兒子認為出售房屋是對其個人權(quán)利的處分,并沒有損害父母的利益,為此父子二人各執(zhí)一詞。
那么,父母出資幫孩子買房,算贈與還是借款?
最終法院判決被告小陳向原告陳某夫妻二人返還210萬元款項。
中院經(jīng)審理后認為,從公序良俗角度來講,不能將父母的資助認定為理所當然的贈與,這種坐享其成的思想,不能由法律所倡導和司法裁判所確認。
210萬元的一筆巨款,在沒有財產(chǎn)所有人明確表示為贈與的情況下,應(yīng)視為以幫助為目的的臨時性資金出借,子女應(yīng)負有償還義務(wù)。至于父母予以資助之后,是否要求子女償還,系父母行使單方權(quán)利范疇,與債權(quán)本身的客觀存在無關(guān)。
那父母出資買房的時候,都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一、簽訂相關(guān)協(xié)議保留轉(zhuǎn)賬記錄
無論父母全部出資還是部分出資為子女或者夫妻二人買房前都可以簽訂贈與協(xié)議,明確表明出資份額是贈與給自己子女和另一方無關(guān),所以出資的這部分不能算作兩人的共同財產(chǎn),有了這份協(xié)議未來就算有離婚行為,父母出資部分也不會被分割。
二、將房子寫在父母和子女共同名下
如果父母出資買房,可以把房子寫在父母和子女共同名下,這樣能合理保護出資人的利益,且未來需要加名或者對房子進行其他處理時,必須征得所有寫名人的同意,防止任何意外。
父母掙錢也不容易,做子女的也要為父母著想,不要因為房產(chǎn)證上的名字是自己,就可以任性而為。做父母的,在為子女買房前也要考慮好風險,不然最后錢房兩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