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買房路上的五大坑 你被坑過幾次
“你有買房的打算了嗎?”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這句話成了身邊90后朋友們在飯桌上心照不宣的一個壓軸話題。
但是,不少剛畢業(yè)的年輕人著急買房,沒有考慮到自身需求和實際情況,活在為上車而上車的痛苦之中。
今天,我們plus總結年輕人買房路上的五大坑,給憑努力想留在大城市的年輕人,一些掏心窩子的建議。
貪便宜
作為剛剛畢業(yè)的年輕人,手頭預算不夠,所以很多人在遇到一些價格便宜的房子時,非常容易沖動。
比如,我有個朋友因為在中介朋友圈看到“特價盤”的信息,就殺到了售樓處。
看完樣板間,聽完銷售講解,立馬就刷卡。付完首付,米已成炊之后,發(fā)現這房子有問題。附近有高壓線、垃圾中轉站、變流站......后悔莫及。
此外,還有很多人因為預算不夠,買了小產權房,房齡太大的二手房,質量不好的房子等等,最后入手后,后悔莫及。
杠桿太大,房租和房貸兩頭作戰(zhàn)
有人因貪便宜買了不適合的房子而后悔,但是也有人用高桿杠,買了超出自己能力范圍之外的房子而懊惱。
朋友小欣,92年,畢業(yè)三年,在互聯網公司上班,典型的“996”。工作幾年攢了點錢,加上父母的幫襯,去年在番禺買了房。
但是工作在天河公園,每天上班就是公交轉地鐵,要一個半小時。今年實在受不了這么久上班時間的她,迫不得已在公司附近租房子。
而剛買的房子空著,因為地點遠無配套,也不好租出去。
現在的她,月供1W左右,還要租房子2200元,加上平常的花銷,月薪1.5W的她壓力非常大,她對我感嘆:“非常后悔買現在這個房子”。
對自己需求不清楚
年輕人買房最容易犯的一個毛病就是,沒想好自己是要解決哪方面的痛點。這樣的情況下,買了房,只會讓你的陷入困境。
另外一個朋友,曉莉,96年,剛剛畢業(yè),跟男朋友東拼西湊,好不容易湊足了35萬的首付,經常因為買哪里的房子而吵架。
她的男朋友寧愿買郊區(qū)的新房,也不愿意買城區(qū)里的老破小,但是她正好相反。
他們既想要投資,又想要自住,但是資金有限,還款能力也有限。
他們兩個都沒有想好為什么要買房,只是覺得該買了,沒有考慮自己的實際還款能力和需求。
盲目跟風
剛畢業(yè)出來工作的年輕人,沒有太多社會經驗,買房的判斷,都是聽了身邊的家人,同事,或者某條新聞而跟風購買。
很少有人有自己的市場判斷,從眾心理在買房這件事情上尤為突出。
當房價火的時候,每個人都生怕自己比別人慢一拍,而不管價格是否適中,不管房子多么遠,買了再說。
你或許買到了收益,當然也有可能你買的房子要被套上好幾年。
而在新的經濟形態(tài)下,跟風的結果往往會是后者。
沒有做足功課
磨刀不誤砍柴工,買房前做足準備功課很重要,比如關注樓市銷售動態(tài)、最新銀行信貸及地方房地產政策等。
另外學習些買房常識,不至于被置業(yè)顧問牽著鼻子走。準備工作做好了,才能輕松上路。
那么,買房前應該怎么做才能更好地避免入坑呢?
建議
1、切記不能因貪便宜而上錯車。看到便宜的房子,要謹慎,看房不要只看一次,可不同時間如白天、晚上、晴天、陰天等情況多看幾次。
如果是新房特價房,那么對戶型、朝向、樓層等方面"先天不足"的折扣房,一定要綜合衡量、慎重選擇。
還有小產權房、公寓等產品,最好謹慎入手。
2、一定合理利用杠桿。不然就是雞蛋碰石頭,要衡量你的資產情況、收入增長波動狀況、可能遇到的波動情,妥善安排資金總量、還款計劃以及還款不順利的PLAN B。
3、弄清楚自己的需求。如果你也不知道什么樣的房子適合自己,不妨問自己三個問題:
我有多少錢?
我要買多大的房子?
符合預算的范圍中,哪里的交通配套對我通勤最便利?
這樣一來,你的選房圈就出來了。從里面選一套最適合自己的就OK!
4、不要盲目跟風。對于買房置業(yè)這件事,如果要跟風,建議你做風聲起來就行動的小部分人,而當大家都在瘋狂做同一件事情的時候,這種投資,真心建議大家可以收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