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貼:買房選樓層該“何去何從”?
很多人的思維是,既然買的是高層住宅(通常指總高18層以上),當然要買樓層高一些的房子啊,住得高看得遠嘛;再說,在高層住宅中買低樓層的房子,采光也不太好啊。不知道什么原因,這種思維竟然還很有市場!
那么,樓層到底該怎么選?只要是個人都能給你建議:買中間樓層啊。這當然沒錯,但更值得關注的是,樓層選擇跟價格變量緊密相關。具體怎么選,我還是羅列幾條吧:
1、 除非只有高樓層才能看到足夠稀缺的風景,否則,傻子才買高樓層
買高樓層,坐電梯的時間都要久一些。如果住上幾十年,累加起來的時間都夠你談好幾場戀愛了。一旦電梯出故障(這當然是小概率),爬樓梯更是要累死你。很多高樓層的房子,風大得要死,甚至連窗戶都吃不消打開。當然,住高樓層的利弊可以說出很多,但如果樓層越高單價越貴,那就非常不值得買了。在這種定價法則下,除非只有高樓層才能看到足夠稀缺的風景,或者你迫于無奈,否則,傻子才買高樓層。不過,這世界傻子永遠不會滅絕,只要你不是就好了,我們管不了其他人。
2、樓層越高單價越貴,是最扯淡的定價法
一些地產(chǎn)商正在調整定價法,由“倒金字塔形”變?yōu)椤伴蠙煨巍?。通常,由于單價更高,高樓層的房源賣得比較慢。一些市場嗅覺靈敏的地產(chǎn)商,開始調整定價法。原來都是“倒金字塔形”定價法,即樓層越高單價越貴;現(xiàn)在慢慢變?yōu)椤伴蠙煨巍倍▋r法,即中間樓層最貴,單價往高低兩端逐漸變低。一些地產(chǎn)商的實踐表明,“橄欖形”定價法反而能使房子賣得更快。在這種情況下,對于購房者來說,高樓層還是值得選擇的。
3、最劃算的其實是4-6層,那是欣賞小區(qū)景觀的最佳高度
無論哪種定價法,我傾向于認為最劃算的是4-6層。這個樓層采光基本上已經(jīng)不受影響,而且恰好是剛剛越過樹梢的高度:在自己家里望出去,小區(qū)里的綠意經(jīng)過眼睛透視的變形,能獲得最大化的欣賞效果。住得太高,再美的小區(qū)景觀,看起來都像是乏味的小小盆景。
4、買低樓層,要注意一些因建筑設計帶來的弊病
只要是住宅用地的樓盤,哪怕是一樓,采光或日照還是必須滿足國家規(guī)范的(冬至日滿窗連續(xù)日照不低于2小時)。但這是最低要求,如果你對采光和日照特別在意,那就不要買一樓或二樓的房子。即使你對日照沒那么嚴苛的要求,買低樓層的房子也要注意其他一些問題。比如,有些樓宇底下是商鋪,頂上的平臺可能會放置商鋪的空調外機,這就會對你造成噪音干擾;再比如,低樓層可能會有一些建筑構件(為了所謂的美觀),就橫在你的窗外,雖然這不違反國家規(guī)范,但畢竟看著難受,因為你買的可能是期房,不太會想到有些弱智的建筑師會這么玩。即使買高樓層也要注意,有些建筑師會在那里設計幾條建筑腰線,很可能會導致你的陽臺或窗戶變形(陽臺護欄變得奇高無比,窗戶變?。?
5、最好別買頂樓,漏水是大概率事件
頂樓漏水一定是大概率事件。我們的地產(chǎn)商,現(xiàn)在已經(jīng)跑到世界各地蓋樓,有的甚至已經(jīng)成為全宇宙最大的房企,但是頂樓漏水仍然無法徹底解決。沒辦法,建造工藝還很落后?,F(xiàn)在,地產(chǎn)商更喜歡討論“互聯(lián)網(wǎng) ”“多元化”等等時髦的話題,但是漏水這種最基礎的問題,只有極少數(shù)房企在認真研究。所以,房地產(chǎn)行業(yè)還大有可為,因為現(xiàn)在這個行業(yè)還非常粗放。
6、所謂“揚灰層”,純屬扯淡
有一種說法流傳很廣,即“建筑物的9至11樓是揚灰層”。謬論!“大氣中的大顆粒物通常越靠近地面濃度越高;只有對于小顆粒物,在外力的作用下,有可能在某一高度存在一個最大濃度區(qū)。但更重要的是,不同高度間顆粒物濃度只是略有差別而已?!瘪讽斨?誰也無法置身事外
7、所謂“樓層越高噪音反倒越大”,不能一概而論
噪音是個奇怪的東西,受各種因素影響,任何簡單的結論都會出錯,因為你的房子所處的小環(huán)境千變?nèi)f化。所以,對于噪音問題,基本上你只能碰運氣。















